音樂藝術的流長軌跡


     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致力於統籌規劃全國傳統藝術之維護、調查、研究、保存、傳承與發展,一方面策辦各式精緻展演以饗各地觀眾,另一方面則進行文物典藏研究及相關出版工作,期盼能為臺灣多樣的傳統文化留下永恆紀錄;配合文化部「重建臺灣藝術史」之政策發展,本中心發起《2018臺灣音樂年鑑》編輯計畫,完整紀錄2018年臺灣音樂的活動,並透過觀察與評介,呈現臺灣音樂活躍的生態樣貌。

      本年鑑為2009年至2012年本中心編撰《臺灣傳統音樂年鑑》之計畫延續,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擔任編輯委員,範圍從既有的福佬音樂(南管音樂、北管音樂、福佬歌謠)、客家音樂、宗教音樂、原住民音樂,更拓展至藝術與當代創作音樂(西樂及國樂)、流行音樂、跨界音樂,共十四項音樂類型的活動紀錄;本年鑑結合文字、圖像及影音資料,分別以網站、電子書與紙本方式呈現,讓更多民眾、音樂愛好者及研究者能以便利的閱覽方式,共享這份豐富的研究成果。

      臺灣的傳統表演藝術近年除了被納入無形文化資產之一,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保護,在民間也不斷上演著活潑、熱絡的展演與傳習活動。《2018臺灣音樂年鑑》即將出版之際,冀望這份深具意義的編輯計畫,能在工作團隊的群策群力之下永續傳承,不僅呼應文化部的施政目標,更能逐年匯集成為臺灣音樂的精萃,深刻映照臺灣人文藝術發展的流長軌跡。

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